欢迎访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学院首页 校内办公网 认证服务
 
 首页 | 中心简介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朋辈活动 | 咨询预约 

心灵专区

    你羡慕社交牛逼症吗?
    2021-12-15 16:33  

    人生有很多尴尬的时刻。

    小时候每当过年,总会碰到父母在家庭宴席让你“讲两句”或是表演个节目;长大后,公开演讲一直是不少人的噩梦,除此之外更是有各种令人头痛的社交场合。

    这些你眼中的“人间修罗场”,对另一种人来说却“so easy”:他们热衷于社交,在各种社交场合如鱼得水,有时候,他们还会成为“社交场”的创造者。更有甚者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在当今互联网上,这种人被概括为一个名词——社交牛逼症,略显粗俗却很生动。

    与“人类高质量男性”一样,“社交牛逼症”已经成为2021年的网络热词,打开各类APP总能刷到相关帖子。抖音近20亿人围观,微博超1亿阅读,B站最高有651万播放……无数人在网上探讨,衍生梗的热度也是一波接一波,网友玩得不亦乐乎

    01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要追溯社交恐惧症的来源,那就不得不提到“社交牛逼症”的创始人了。“社交牛逼症”这个词源自一位古早网红@明星双喜哥,人称B哥(原名焦双喜)。

    早在 2006 年,他就因为在网上发表原创恶搞短片走红,视频内容一般是他神色自若地在公开场合,做一些非常尴尬的事情,其中代表作品有《B哥的一天》、《人在江湖》等。

    在公共场所当着众人, 大喊自己爱吃奥利给,公开喊话要娶苍老师等奇葩行为,对他来说只能算得上是不值一提。虽然他本人淡定自若,但每个旁观者见了,很难不尴尬得抠出一座迪士尼。

    而随着B哥突然的翻红,不少网红仿佛也跟着发现了新的财富密码 ,开始了自己的“社牛”行为。在人员密集的大街上,肆无忌惮地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是突然在人群中大吵大闹,或是公开扮丑做一些奇葩行为和穿夸张的奇装异服。“社交牛逼症”逐渐往病态化方向发展,成为一些网红无下限博眼球的遮羞布。在此,通过哗众取宠来成为流量货币,甚至涌现出些许低俗元素,仍是社交牛逼症的核心。

    02 社交牛逼症为什么能火?

    网友罗列出的“社交牛逼症”代表人物包括撒贝宁、杨超越、虞书欣、周深等人。代表行为包括:当众拍视频、当众表白、自在地和路人唠嗑、对奶茶店员唱歌等。这些行为,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但常见于一些传播度较高的短视频作品。

    作为“社交恐惧症”的相对面,这个词语之所以会这么火,首先是由于“社恐”本身的热度,网友在它两之间搭建的关联。曾几何时,“社恐”被许多年轻群体视为一种群体认同的标签。社交牛逼症的火热,正是显现出当代年轻人心态的扭结。

    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从速度到频率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但独立个体却常常成为“孤岛”。大量青年推崇新式“社交礼仪”,能线上交流就别线下见面,能发消息解决就别打语音电话。社交中保持的距离越远,年轻人就会感觉自己花费的精力越少,且更自由。

    于是乎,当代青年花费在线下的注意力越来越少,甚至越来越不倾向于与人进行面对面互动。“线下独处、线上热闹”成为越来越多的“Z世代”的共同特征。早年的社恐,再到流行的社死,以及最近的社牛,不难看出,当代人一直在被“社交”这件事困扰着。

    社交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或许也正因太过重要,我们对待每一次社交都不免谨慎甚至焦虑,生怕被别人错误理解造成一个坏印象。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既然社交这件事有可能做不好,那就干脆少做甚至尽可能不做,这或许是“社恐”的根本症结所在。

    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交牛逼症”的走红,是当代年轻人真实存在的焦虑与挣扎,太多人渴望自己能拥有更强的社交能力。这个词的火热或许某种程度上则表现了人们渴望对现在的社交方式进行突破。

    再者,由于自媒体的发展,社会的职业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当众演讲、敢于表现自己、擅于社交,成为了职场中一种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社交牛逼”的人。

    加之伴随开学季等话题,网络上社交内容也逐渐增多,Z世代作为网络流行文化的主力用户,进一步推动“社交牛逼症”的破圈。

    03 什么是值得称羡的“社交牛逼症”

    有趣的是,“社牛”行为逐渐超出了审丑的性质,走出短视频,开始向现实层面拓展,其含义也从戏谑、嘲讽转为中性,甚至被网友们赋予了新的积极含义。现在大家在提到社交牛逼症时,更多的是想夸赞对方适当时机展现自我的社交能力,而不是对哗众取宠的小丑行为的调侃赞同。随着传播,社牛的意思更偏向了褒义,指敢于开口、交际能力突出的“人类社交天花板”。

    广义的“社交牛逼症”覆盖所有社交能力出众的人。网友将“社交牛逼症”概括为几大表现:

    1) “无差别聊天”:指能够跟见到的所有人搭上话;

    2) “C位存在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成为人群焦点;

    3) “全方位交友”:能够跟所有人成为朋友;

    4) “自信感爆棚”:“社牛”患者任何时候都非常自信,不畏惧他人的眼光。

    “社牛”们有着非常人的自信,通常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永远都有着C位式成就感,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无论在哪里都有让别人无法忽视的自信和光芒四射的魅力,是真正的高情商人群……

    “社牛”还被许多网友群体化。豆瓣的一则讨论“社交牛逼症”的帖子里,“出租车司机”“理发师”都是“社牛高发群体”,出租车师傅们的“侃大山”,Tony老师们的“催人办卡”都是标准的“社交牛逼症”。

    或许我们也能够惊奇地发现,“社交牛逼症”就在自己身边:可能是教室里最能炒热气氛的同学,可能是电梯里主动搭话的学长,可能是刚入学就已经各寝室串门的舍友……

    04 怎样更好地社交?

    回过来说,其实大部分网友并不是羡慕“社交牛逼症”的口若悬河,而是羡慕他们在社交中自在舒展的状态。那么怎样进行更高质量的社交呢?

    01 充分地自我了解,有助于帮助自己找到适合的社交节奏。

    可以通过自我觉察、专业评测的方式来认识自己。我的性格有什么特质,内向或外向的程度大概是多少;在什么情况下,我会感到十分疲倦;什么样的情况下,我能够很好的恢复情绪和体能。与此同时,也可以寻找一下自己在社交中的优势是什么,对于哪一方面的话题更感兴趣,甚至可以准备一些社交话题的内容,方便自己需要的时候直接引用。

    02 提升自己素养

    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建立自信,也能让我们在社交中拥有更强大的魅力和气场。当自己变得更优秀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之后,那些相匹配的人脉和朋友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03 管理自身的社交行为

    精准把握社交距离,分得清什么人值得深交,什么人应该保持距离,判断什么样的聚会是对自身有益的,什么样的是可去可不去的。这样能够在避免大量无用社交的同时,还能让真正值得交往的对象留下一个好印象,觉得你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04 悦纳自我

    “社牛”不一定是“交际花”,但至少生活相对快乐,因为他们活的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人眼中的某个角色。在不妨碍他人的情况下,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想笑的时候放声大笑,想哭的时候流泪痛哭。

    要拥有“社交牛逼症”,真正的诀窍不在于强求改变甚至扭转自己的个性,成为一个所谓开朗的人,而是减少自己内心自我批判的声音。当我们能摆脱他人眼光的束缚,坦然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开始寻求真我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一个“牛逼”的人了。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社交中最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的感受。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维持与某个人的关系,强行去违背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渴望被关注、被认可、被爱,都是一些在社交中正常的渴求。但不要忘记,自己的感受,才是真正陪伴自己走过一生的“终身伴侣”。

    关闭窗口